谁说苦夏就得苦哈哈?我们怎样在冰西瓜和温热水之间找平衡?学会“顺时应势”,跟着老祖宗的智慧走,中医养生带我们轻松躲开苦夏烦恼~
夏季暑湿重,喝碗养生粥
夏天要养“长”,因为夏天是最繁茂的季节。那什么是养长?
中医经常说到一个词叫长夏,有的念zhǎng夏,究竟应该念什么呢?理解的角度不一样,念zhǎng夏的是因为夏天要长养,尽管春天主生发生长,但夏天才是生长之极呢,所以可以念zhǎng夏。夏天又长,夏日之长,有三春九夏之说,体现了春之短夏之长,所以又可以念cháng夏,各有道理。
谚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韩愈写过“如坐深甑遭蒸炊”,甑是古代一种陶器,一种炊事用具,形容人热得像坐在蒸笼里一般。
大暑,“大者,乃炎热之极也”,一年四季之中最热的时候,热到极点了。有个成语叫吴牛喘月,它的本意是什么呢?《风俗通义》说,“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而喘矣”,说吴地,大概江苏那个地方的牛,苦于日,热怕了,看见月亮都以为是太阳,一害怕就喘,叫吴牛喘月。
我们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怎么说的: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夏三月”,夏季这三个月,阴历的四、五、六月,也叫孟夏、仲夏、季夏。孟、仲、季,指排辈的老大、老二、老三。“此谓蕃秀”,蕃秀就是自然界的树木(包括农作物)繁荣秀丽。“天地气交”,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华实”,树木又开花又结果,这个“华”通开花的花,“实”是结果,一派万物繁荣的景象。
夏季应该怎么养生呢?要“夜卧早起”,晚睡一点,早起一点。法于阴阳,如何法于阴阳?夏天天很长,天黑得晚,亮得早,所以要睡得晚起得早,这就是顺应自然,法于阴阳。“无厌于日”,这是一年四季里白天最长的时候,不要不习惯,叫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这时阳气旺,人容易火气大,心对应的是夏天,还对应的是火,所以容易心火旺,尽量不要发火、着急。“使华英成秀”,华英的意思就是花,其实是打个比方,意思是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比较充沛自然。“使气得泄”,天气热,人自然就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这是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天热就老待在空调房里,不让身体出汗,那样会导致伤阳,导致空调病,所以《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若所爱在外”,应该习惯这种自然现象出点汗有好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天对应的就应该是这种自然现象,这是养长之道。
“逆之则伤心”,不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伤的是心,因为夏天对应的是心。伤心以后,“秋为痎疟”,心火受郁而感风寒,寒热交争发为疟疾。“奉收者少”,会影响到秋天的收。不仅仅是夏天的心容易受到影响,到下个季节,秋天,人顺应秋天的自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冬至重病”,到了冬天以后还有可能加重疾病,或者叫重(chóng)病,重新发作疾病,都能讲通。我们不能拘泥于这句话,认为逆夏天的养生之道只出现这些疾病,而是应该理解为,假如夏天不注重养长,会出问题。
同样,这篇还说到“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春天是少阳,夏天是太阳,阳气比少阳盛。如果逆了夏气,会太阳不长,太阳之气就受到影响。“心气内洞”,这句话的含义有争议,和上句我们说的“逆之则伤心”一个意思,容易影响到心的功能。
我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做过一期夏季养生的节目,针对夏天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大家推荐了几个小食疗方。
刚才说了夏天要“无厌于日”,有人就要厌于日,太热不行,贪凉饮冷,跑到空调房间里,车里头也把空调开得很冷,办公室、餐馆处处都是哪里凉快去哪里,这样就容易得空调伤寒。
为了预防夏天的空调伤寒,我给大家推荐了第一个食疗方荆芥。荆芥是一种菜,在中原地区有一道菜——凉拌荆芥。
荆芥里含有挥发油,可以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经常在空调房间里待着,可以喝点荆芥茶。我在节目里推荐的是荆芥煎饼,把荆芥加面糊做成煎饼。
第二个推荐的是百合,为什么推荐百合呢?刚才说夏天要“使志无怒”,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心火上炎,容易烦躁。为了清心安神,给大家推荐了一款百合的食疗方。
百合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叫百合。《本草纲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百合像蒜一样,一瓣一瓣地包着,所以叫百合,一百瓣。还有一种说法,古代有一种病叫百合病,因为百合能治疗百合病,所以叫百合。
百合病是什么表现呢?从行动上讲,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躺着也不行,站着也不行,怎么都不舒服,这叫行动上的不舒服。从饮食上讲,食欲时好时坏。从感觉上讲,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说冷不是冷,说热不是热,但是一会儿有点冷,一会儿有点热。从情绪上讲,经常默然,沉默寡言,类似抑郁症。
百合病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有专篇介绍,里面有好几个小方子治疗百合病。我当时在电视上给大家推荐的叫百合鸡子黄汤,也是张仲景的方子。
用滚烫的煮过百合的水冲生鸡蛋(当然原书是用鸡蛋黄,我们用整个生鸡蛋也可以),可以滴点儿香油,加点白糖或者蜂蜜后服用。
百合鸡子黄汤可以安神、清心,对缓解夏季天气炎热导致的心神不宁有一定作用。
给大家推荐第三个食疗方,荷叶绿豆粥。夏天除了暑热,还有湿气大。特别在南方地区有梅雨季节,老下雨。那种热和北方的热不一样,北方是干热,南方是黏糊糊的热,湿气大。为了清暑益气利湿利尿,我推荐荷叶绿豆粥。
湿气重会出现很多不舒服,如头晕、大便不爽、大便黏腻粘马桶等。荷叶利湿还可以轻身,轻身的意思不是减肥,而是让身体轻快,其实就是抗疲劳,利湿一身轻。
用荷叶和绿豆煮的粥叫荷叶绿豆粥,绿豆也可以利湿,所以搭配在一起对祛除暑湿有很好的作用。
本文摘自《张雪亮讲〈黄帝内经〉》第一辑
好书推荐
张雪亮讲《黄帝内经》第一辑、第二辑
张雪亮 著
北京出版社
本书模仿《黄帝内经》原书架构九章八十一卷,撷取原文经典章句与段落,与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相联系相糅合,阐释背后的医学道理,语言幽默风趣,例证形象生动,方法实用有效。
第一辑从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出发,帮助读者快速入门,掌握实用养生技巧;第二辑遵从中医学经典教材逻辑,逐一揭开中医基本概念的神秘面纱,从入门到深化,严谨而不枯燥,“授人以渔”,引导读者学会举一反三,还大众以去伪存真的中医养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