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4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万物因有水而生生不息,人类因书籍而文明进步。值此“世界水日”,北京出版集团向您推荐相关图书,让我们一同走进“水”的世界,感悟水与心灵的共鸣。
相 关 阅 读
《北上》
徐则臣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北上》这部长篇小说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故事,探究了大运河对于中国的独特功能与价值。本书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
《大运河艺文录》
云亦 编著
北京出版社
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作为通俗介绍北京地标性历史风物的图书,按照大运河北京段的流向为经、自古至今为纬,编织散落在大运河畔的诗词美文。
《京城大运河》
万安伦 主编
北京出版社
本书详细介绍了京城大运河及沿途的历史遗迹。开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大运河数百年的文化,然后按照地理方位详细介绍了京城大运河各段的历史遗迹,包括它们的历史和现状、地理位置、开放时间等,并辅以相关的民间传说,使得整部书呈现出既厚重又生动的特点,读来兴趣盎然。
《北京“一城三带”历史丛书》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 著
北京出版社
“一城三带”,即历史文化名城、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独有的文化标志。老城为本、中轴线为魂、运河为脉、长城为屏、西山为根、永定河为源,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古都风韵、首都风范、时代风貌的集中体现。
通过阅读本丛书,可以对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留下深刻记忆,会更加认识北京、了解北京、热爱北京。
《永定河与北京》
尹钧科 吴文涛 著
北京出版社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市“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中心建设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大量珍贵的图片,从时间、空间以及河与城的关系三个维度,给读者呈现一条从城市水脉到古都文脉的永定河,系统阐述了永定河的变迁、修复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和重塑,充分展现出当代永定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成就,及永定河对北京历史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
岳升阳 著
北京出版社
本书站在历史地理角度,从“大地文献”入手,述说埋藏于北京老城中轴线地下的古河道、古湖泊,使读者对中轴线下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河湖水系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该书从都城中轴线的形成历史谈起,重点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地貌环境,及其与古河道、古湖泊的关系。
作者岳升阳将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开设“北京历史地理”课程的讲稿和实地考察研究成果相结合,配以百余幅珍贵现场考察照片、手绘示意图,内容通俗易懂,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轴线,认识它的设计和发展过程。
《李复兴教你喝好水》
李复兴 赵飞虹 编著
北京出版社
水是人体健康很重要的因素,但却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因素。调查显示,我国有90%的人喝水量不够,有80%的人不知道怎么喝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要想身体健康,首先要饮用好水。我国著名的水营养学家李复兴教授,30年来一直从事水营养及健康饮用水研究,是我国水生理学科的开拓者。本书是他携手同为水营养学家的夫人赵飞虹共同策划编写,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多角度带领读者认识水、了解水,让读者明白如何才能健康安全的科学饮水。
《碑记——石刻中的北京永定河文化史》
张云涛 编著
北京出版社
本书全面收录、深入研究了北京西山永定河石碑文化,所选石碑石刻保留了正统史书未录和记载不全的部分,填补北京乃至中国历史典籍的空白,是全面了解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一部重要的“工具书”。本书涵盖民俗史、宗教史、长城史、村落史等,更通过石碑石刻文化多角度呈现了辽、金、元、明、清在文字、书法、雕刻、绘画、建筑等多方面的艺术风格,对于考证历史、辅翼方志、存史资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鉴赏力作。
《老翟与海》
翟墨 著
北京出版社
本书以惊险刺激的航海经历和人物励志故事相结合,讲述中国航海第一人翟墨的励志航海故事。包含了翟墨少年时期的成长和单人单帆驾驶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海,以及带领船队航行海上丝绸之路西航线和东航线的探险故事。其中有遭遇风暴误闯美军基地、索马里遇到海盗、亚丁湾中国军舰护航、赤道上与风暴抗衡、停靠马耳他港口受到九响礼炮欢迎、进驻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展现中国文化等精彩故事。